2017-02-17 10:31:23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《月亮與六便士》?這本書講了一個原本家庭事業都很圓滿的英國證券經紀人,忽然迷戀上繪畫,不惜拋棄家庭,到巴黎去追求藝術理想的故事。
這本書最近兩年又火了一把,而且大家普遍評價都很好,豆瓣都接近9分了。
小說作者是英國作家毛姆。別看毛姆現在名滿天下,他在世時卻長期被主流文學圈排斥,被認為是個“二流作家”。
不過,毛姆賺錢能力絕對一流。他寫一部短篇小說就能拿1000英鎊,《刀鋒》稿酬更是高達50萬美金、短篇小說《雨》的改編權則賣了15萬美金。據說,他在世時賺的錢,約合今天1億美元,大概可以堪比現在的韓寒和郭敬明了吧!
毛姆一生財源滾滾,其實并不僅僅是他運氣好,那有什么秘訣呢?
成名前的毛姆,竟然是個婦產科醫生。他年輕時曾在倫敦學醫,3周內就為貧民窟產婦接生了63個嬰兒。
1.每一個選擇都有代價,即使不做改變。
也許是天賦的指引,毛姆一有時間就會把自己行醫的經歷寫入小說,他的第一本小說——《蘭貝斯的莉莎》就誕生了,而且很快銷售一空。
這次小小的成功,讓毛姆迅速棄醫從文,以寫作為唯一職業,并用稿酬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積累。
這個決定,即使今天來看也是非常大膽,甚至過于冒險的。但是如果你和毛姆一樣有機會成本的思維,就會明白這非常明智。
簡單來說,人們平時做出的每個選擇都有成本。選擇了一種,意味著要放棄另一個機會。機會成本,就是你放棄的那個選擇的最大價值。
舉個例子,假設市民王先生特別能賺錢,平均每個小時可以賺1000萬。
如果王先生家里要打掃一下,他可以選擇花30塊請阿姨干一個小時,也可以選擇自己干。不過如果他選擇自己干的話,相當于他損失了一個小時的工作時間,也就是少賺了1000萬。這1000萬就是他選擇自己洗碗的機會成本。
同樣如果毛姆繼續行醫,就不得不大幅縮短寫作時間,失去了寫作帶給他的收入,明顯虧大啦!
機會成本無處不在。我們無論是選擇哪個城市生活,還是工作要不要跳槽,亦或選哪個投資產品,都需要有機會成本的思維。
我們可以做這三步:
盡可能多地列舉你的選擇;
盡可能多地從不同維度(比如經濟、精神、時間精力),分別評估每個選擇的付出和回報;
最后,才是將所有選擇放在一起比較,做出最優選擇。
2.降低試錯成本,讓機會成本有據可依。
再仔細分析一下,毛姆其實一點也不沖動。他首先是在業余時間嘗試寫作,小有成績后,才正式轉行的。
這一點,魯迅先生也和毛姆英雄所見略同:不僅同樣棄醫從文,稿費收入不錯,而且都是先從業余時間開始嘗試的。
你會發現,魯迅對機會成本理解得非常精準:
剛開始寫作時,他的主要收入來源還來自做公務員的收入;
1924年時,他甚至還開始嘗試做老師,一人三職;
當他的寫作和教書收入超過公務員時,他才辭去了公務員;后來寫作收入又大幅度超過他教書的收入,他才成為了專職作家。
用低成本的試錯法則,機會成本就會更有借鑒價值。每當我們面臨一個大決策而糾結,你可以先想想有沒有更低成本,去對自己不熟悉的機會做試驗。
比如,你想換個不熟悉的行業,不妨試試先交幾個新行業的朋友,甚至在業余體驗一下那個行業的工作;再比如你想嘗試炒股,比起直接動用真金白銀,不妨先學習后試試模擬炒股。
毛姆的小說故事性十足,不僅非常好賣(據說活著的時候就賣掉了4000萬本),而且很自然地被好萊塢看上了。
他的短篇小說《雨》三次被搬上銀幕,賺取100萬美元。根據他原著改編成影視劇的版本共有98部,在作家中排名第一。
毛姆把自己的才華包裝成一個文化商品——電影,因為電影比小說的受眾面更廣,拍電影更賺錢,他通過授權的方式收取改編費,大大加速了財富積累的速度。
其實我們也可以問一下自己:
能不能把你做的事封裝進入一個標準化產品?
很多人會感嘆懷才不遇。但為什么大家愿意為商品付費,而不愿意為某些人的才華付費呢?
一個重要原因是,由于商品是高度標準化的,大家對商品有明確的需求,價值也更容易被衡量。
比如你很喜歡旅游,去過許多世界知名景點,也經常有朋友詢問你哪里好玩,但別人會聽了你的推薦后支付感謝費嗎?
我有一位朋友,碰巧她也非常愛好旅游。不同的是,她把自己對旅行的感悟和瑜伽結合,發掘當地的特色設計旅行線路。這樣她從一個普通的旅游達人,變成獨立旅行設計師。
因為她愛玩、會玩,很多人專門掏錢找她定制線路,她的業務也越來越廣,據說生活費是不愁了。
而你盡管知道很多好玩的地方、好吃的美食,但別人并不會為此付費,因為他們并不確定自己能獲得同樣的旅行體驗。這就是為什么要強調把能力標準化。
除了旅游,我們還可以把自己的能力變成咨詢服務。現在小到收納整理,大到創業規劃,都可以成為有償服務。
此外,還有很多把才華標準化的方式,除了傳統的出書、設計,我再給你舉幾個例子:
1. 結合O2O平臺。比如,我一個酷愛做西班牙餐的朋友,業余在某小眾美食APP上開起了私廚;
2. 各種遠程協作項目平臺。身邊有程序員,已經在工作之余完成了3個遠程開發項目了;
3. 付費咨詢服務。現在有越來越多在線平臺,包括分享平臺、在線問答、直播平臺,都可以成為咨詢服務的載體。小到收納整理、穿衣搭配,大到買房、創業,都有人在業余通過互聯網提供付費咨詢。
想要別人愿意為你的才華付費,除了修煉內功,還要學會通過市場自動幫你定價。標準化更容易得到明確、可衡量的經濟回報。
P.S. 其實畢加索也是利用這個方法成為億萬富翁,順便再來回顧一下:《畢加索竟然那么有錢,我要跟他學學!》
雖然毛姆吸金能力一流,但在投資方面卻很一般。
有一次他拿到2萬5千美元的稿費,想用這筆錢投資。他不懂股票,就買了債券收點利息,本以為能圖個安穩吧,沒想到這家公司幾年后居然倒閉了!看到自己的錢打了水漂,毛姆決定還是少折騰為好。
直到有一天,毛姆在旅行途中遇到一個富有的美國猶太人阿蘭森,兩人一見如故。得知阿蘭森還是一位證券經紀人,毛姆拿出1萬5千美元交給他投資,過后就把這件事忘了。
很多年后毛姆突然想起來,還以為賠光了,一問才知這筆錢連本帶利,已經滾成了100多萬美元了!
從此以后,毛姆把一筆筆收入交給阿蘭森,專門讓他管理證券投資。在時間里積累下,阿蘭森把這些錢滾成一個巨大的雪球,終于讓毛姆實現財務自由。
有了這些錢,毛姆才可以買大別墅,隨時隨地來一場“說走就走的旅行”;也可以安心地自由創作,不用為錢寫一些迎合大眾的作品。為此他特地給阿蘭森寫了封感謝信。
其實,我們大部分人的天賦都不在于投資,但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追求財富的不斷增值。
所以,我們必須學會的,就是像毛姆一樣,懂得挑選信得過的專業人士,幫助我們實現資產增值。
那么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“投資顧問”呢?至少我們小贏值得你信賴。
小贏管理團隊成員來自互聯網領域和知名金融機構,充分的安全系數,保證了人值得“信賴”;
同時,小贏平臺的底層投資資產都經過重重風控篩選的,項目也值得信賴;
加上穩健的投資收益,把資金交給小贏平臺的專業團隊打理,你就可以安心跑贏通脹,輕松贏得“睡后收入”啦。
資料來源:
陳明遠,《魯迅時代何以為生——為文化名人算經濟賬》
特德·摩根,《人世的挑剔者——毛姆傳》
陳曉黎,《洞見人性枷鎖的毛姆》
曹文軒,《一根燃燒盡了的繩子》
云也退,《他不缺錢不缺愛不缺性,卻甩不掉悲哀》